发布时间:2021-03-08
浏览次数:1097
俗话说,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地方饮食的形成,与当地的自然环境、人文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。兰州是一座典型的内陆城市,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,它“座中四联”,地处南北之中的地理位置,决定了兰州兼具黄土农业和草原牧业。
清初马保子创立兰州清汤牛肉面,其后传给自己的儿子马杰三后,兰州清汤牛肉面就在其后代中代代相传。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,兰州牛肉面遍及兰州大小街巷,成为兰州市民不可或缺的食品。经营兰州牛肉拉面馆的多为回族马姓民众,当然也有其他姓氏的回族人,现在也有不少汉民也涉足清汤牛肉面制作行业,但真正的兰州清汤牛肉面制作秘方还是在马保子的后代手中,其中周福元总结前二代的制作方法,取长补短、精益求精,形成自己的制作风格成为第三代传人。
在兰州牛肉面调汤非常讲究的,牛肉汤的清与浊,是检验牛肉面是否好的秘籍之一。一碗好的牛肉面应该具有:汤汁清爽、萝卜白净、辣油红艳、香菜翠绿、面条黄亮,五个特点。马保子又在和面时创造性的加入了蓬灰水,这使得面团更加富有弹性。全部工序要靠手工操作,分别是和面、醒面、溜条、拉面、煮面。在拉面过程中,拉面师可以将面拉出毛细、二细、九叶等各种不同的款式。


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兰州,文化符号甚多。市民习惯把兰州有影响力的文化符号用“四个一”来概括,即“一碗面(牛肉面)、一本书(《读者》杂志)、一台戏(舞剧《丝路花雨》)、一座桥(黄河比较早的铁桥)”。与其他文化符号所不同的是,兰州牛肉面是盛在碗里的文化符号。凭着这一文化符号,兰州跻身于“比较中国美食城市”行列,凭着这一文化符号,人们从一个视角领略了兰州风韵。一碗面成了一座城市具有特殊意义的标示,其文化内涵耐人咀嚼。